|
從荒石灘到康養度假區 四川德昌如何讓“銀發候鳥”成群而來?|萬千氣象看四川茂密的森林、千年的古樹群、熱烈的陽光、地中海風格的建筑......今年春節,位于四川省涼山州德昌縣的海花溝成為了不少游客前來旅居的好去處,銀發游客也成為了這里春節消費市場的主力軍。 今年四川省兩會期間,“銀發經濟”成為代表和委員們爭相探討的關鍵詞之一。豐沛熱烈的攀西陽光,讓大涼山成為“康養”的好去處。“加快建成國際陽光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成為涼山文旅發展的方向之一,而踏出的第一步,就是搶占“銀發經濟”的藍海。 2月6日,2025年“萬千氣象看四川”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德昌縣海花溝大地公園陽光康養國際度假區(以下簡稱海花溝),探尋這里如何從曾經的荒石灘蛻變成康養度假區,實現“銀發候鳥”成群到來的秘密。 不少游客前來海花溝度假 三面環山一面傍水,年均氣溫18.1℃,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溝內百棵古樹逢春、萬畝高山杜鵑盛開……即使是在冬日,海花溝依舊陽光燦爛。這里,也成為不少“銀發候鳥”們的旅居新目的地。 而此前,這里還是一片荒石灘。2020年,當地政府和企業開始打造海花溝,以康養為主線,文旅做支撐,產業做補充,創新文旅康養項目開發理念,將這里打造成集生態康養、健康療愈、自然旅居、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大型文旅康養綜合體。經過4年規劃發展,如今海花溝逐漸成型。 “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很好,陽光又充足,所以適合我們老年人養生,明年我們想在這里旅居,過一整個冬天。”重慶游客彭華帶著母親一路從攀枝花北上游玩,剛到德昌,便被當地優越的氣候吸引。 午后,游客們在海花溝內游玩、喝茶 同樣因為自然氣候優越選擇在這里過冬的,還有成都游客王超群。為了更長時間沉浸式的享受陽光,2023年,王超群還在海花溝買了房,今年春節,他帶著家人和朋友們都在德昌過年。 海花溝目前已形成運動、文娛、休閑、親子、商業、醫療等九大康養配套矩陣,2025年春節期間還組織了主題煙花秀、海花運動、海花娛樂、海花美學等40余場活動,吸引游客達12萬人次。 針對目標客戶,海花溝還特別推出了溯溪慢道、古樹環形步道、負氧離子松林步道、山谷騎行道、螺髻山遺跡古道5條文旅線路,“2025年我們將加快建設溫泉民宿,體育公園等基礎設施,促進當地銀發經濟、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海花溝康養度假區總經理李濤表示。 海花溝的蛻變,只是德昌縣康養產業發展的一隅。近年來,德昌縣圍繞“文旅強縣”的發展戰略,以建設生態宜居的攀西最美鳳凰城為目標,推動文化旅游農業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的深度融合發展。同時,編制《德昌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積極推動旅游規劃與康養相關產業規劃統籌協調。 如今,隨著新成昆鐵路、京昆高速、國道108線等多條交通線路的貫通,德昌,已成為不少“銀發游客”們的寶藏打卡點。僅2025年春節期間,德昌縣接待游客31萬人次,同比增長20.95%;實現旅游收入1.4億元。康養旅游成為了推動德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了解,目前,德昌縣正積極探索“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陽”四季陽光森林康養的全季節全天候康養產業發展模式。打造了一批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森林康養小鎮、四川省森林康養基地、四川省氣候康養小鎮、四川省森林人家等康養品牌。全縣共有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和民宿共125家,角半、大坪、安寧、半站營四大康養基地基本雛形,可滿足3千余人的康養需求。 編輯:金文婕 審核:王仕偉 版權聲明: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 |